查看原文
其他

赵锡军:在金融稳定的传统框架里增添新的要素

赵锡军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者按

11月5日上午,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主办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隆重举行。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发表了题为“浅谈对金融稳定的新认识”的演讲,认为金融稳定受到越来越多非传统因素影响,以金融监管为核心的系统性风险管理框架无法有效防控“宏观”金融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带来的不稳定,对金融稳定提出四方面的新思考。

(赵锡军)| 观点整理 李艳蓉
以下为会议纪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全球金融稳定若干理念和操作达成了一些共识。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关于系统性风险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巴赛尔协议Ⅲ》针对系统重要性机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以及对宏观审慎方面提出的一些新的监管要求, 还有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以及相关的监管部门构建以系统重要性机构为主要监管对象的宏观审慎监管系统。在这些关于金融稳定的理念和认识下,形成了一些应对的操作相关框架。但是,现行的以机构监管为核心的系统性风险管理框架是否能够有效防控“宏观”金融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带来的不稳定值得思考,尤其是越来越倾向于全球同步性的宏观金融风险,以及各种各样的金融资产架构不断波动金融市场风险。目前金融稳定面临挑战,金融市场波动较大。过去一年,道琼斯指数多次大幅波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指数频繁浮动,在中美贸易战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下,纽约股市和上海股市还出现往复同涨同跌。同时,信息的冲击也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美国总统特朗普所发的推特引起美国金融市场频繁大幅波动,作为新的市场波动因素,影响越来越大。作为衡量金融市场风险不稳定的指标之一的黄金价格持续上涨。比特币价格震荡也十分明显。美元指数频繁大幅波动,没有明确的变化趋势,与传统走势出现了较大差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明显加大,尤其是在美国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措施、指认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等重要时间节点。图1 :股市随着贸易战的往复同涨同跌有的金融稳定框架是否足以容纳这些新的挑战?在金融稳定的传统框架里需要增添新的要素。用更加宽广的思路使金融稳定框架更加完整,应对措施和相应管理要求也更加全面系统。一、来自于非系统重要性机构之间的关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最近中国部分中小银行、城商银行之间出现了一些风险事件,比如说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等。包商银行在中国不算一个大银行,但是包商银行风险事件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传统的金融稳定框架中,包商银行是非系统性重要机构,但是由于银行同业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它却产生了系统性的影响。二、来自于信息冲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特朗普发推特会给市场带来冲击,美方在中美贸易战中采取措施就会给外汇市场带来冲击,英国脱欧动向会给市场带来冲击,这些冲击对金融稳定造成较大影响。

图2:特朗普推特引发美国金融市场频繁大幅波动(2018年)

三、法定数字货币所带来的可能影响。当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很多国家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部门都在考虑引进新的数字法定货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只要两种资产或者两种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定位不一样,甚至部分差异就会表现为价格差异,而法定货币应该是统一的价值尺度。当中央银行引进一种新的数字货币以后,若其发行机理、交易机理或者市场定位与传统的货币存在较大差异,两种法定货币间存在报利机制冲突,并且数字货币、加密货币的价格非常不稳定,相互影响会产生更大的波动。

图3:黄金价格波动

四、来自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一致性变化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更多高风险的资产,与之相矛盾,黄金价格不断上升。各投资者越来越追求高风险的资产,并非倾向于冒险,而是在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对高风险的追求是为了对冲高风险的一种自我保护。黄金的需求增加,是对保值性的资产追求。这表明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出现了一致性的变化,带来了市场高风险资产和保值资产需求的同时增加。

图4:比特币价格波动

编辑  王偲竹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独家发布 | 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低利率长期化

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发布会在人民大学举行
锐评丨央行降息,未来货币政策将走向何方
吴晓求:尊重经济学常识,把握金融发展规律
李扬:财富管理面临内外挑战,金融供给侧改革影响深远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